发布单位: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8-16
探伤设备为离线探伤模式,超声探伤采用水膜法对钢管进行超声自动检测。检测过程为钢管通过吊装料台架,上料机构将钢管平稳放至原地旋转辊道,旋转辊道带动钢管原地旋转;此时,探头及---系统从起始位置驶出,感应器感应到钢管后探头依次落至管材表面,先对钢管端部进行圆周检测。然后探伤系统匀速直线行进,对整只钢管进行探伤;探伤完成后下料机构将钢管翻至下料台架,探伤仪器给出相应探伤结果,有伤处进行标伤报警处理;整个探伤过程由监控系统监控,---100%的检测覆盖,实现对工件的全覆盖检测。
换能器检测到的信号隐含缺陷位置、形状、大小及媒质性质等信息,由已知信号反推媒质参数(电导率)或形状(缺陷),属于电磁场理论中的逆问题。
为求解涡流逆问题,先要建立缺陷识别的数学模型,有形状规则的人工缺陷、边界复杂的自然缺陷、单缺陷和多缺陷等模型;在媒质类型方面,有复合材料和被测件表面磁导率变化等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缺陷模型各种数值解法也获得进展。出现有限元法、矩量法和边界元法等。
包括荧光、着色两种。由于它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是弥补磁粉检测不足的检验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它主要用于非磁性材料的表面缺陷检验。
荧光检验的原理是将被检制品浸入荧光液中,因毛细管现象,在缺陷内吸满了荧光液,除掉表面液体,由于光致效应,荧光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可见光而显现缺陷。
着色检验的原理与荧光检验的原理相似。都是不需要专门设备,只是用显像粉将吸附在缺陷内的着色液吸出零件表面而显现缺陷。
1.相控阵超声主动孔径应不大于 30mm;当 u1(l1)等级且外径不大于 50mm 时,主动孔径宜不大于 15mm。
2.检测横向缺陷时,主动孔径方向应相位控制具有合适的轴向入射角。
3.主动方向法则宜不---。 4.电子扫查步进量不大于声束在轴向窄处的一半。
5.相控阵非主动孔径宜针对被检管道直径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自然---特性 6.检测纵向缺陷时,非主动孔径方向应具有合适的自然入射角或偏心距(水浸法)。
7.自动检测时,周向扫查速度应使单个电子扫描声束在重复周期内扫过的距离不大于窄的周向工件表面等效声束宽度三分之一。